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建築史研究專題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開課學期
97-2 
授課對象
工學院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授課教師
黃蘭翔 
課號
ARHY7069 
課程識別碼
141 M127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5,6,7(12:20~15:10) 
上課地點
樂學館205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72chinarchi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中國建築史」是「亞洲建築史」裡主要的一部分。在過去兩年裡,藝術史研究所已經開設亞洲本土建築史、印度教與佛教建築、亞洲都市史研究、東亞建築史、亞洲殖民地都市與建築及日本近代建築與台灣等課程,在兩年內的課程裡,今年回過頭來檢視與我們最為密切的中國建築史與台灣建築史。
雖然中國建築史是亞洲建築史體系內主要的一部分,但是過去論述「中國建築史」時過分重視獨立的「一國史」層面,以致對它在亞洲的脈絡體系遭到忽視。另一層面,從1960年代以來隨著考古挖掘出土資料與實際的田野調查個案資料的增加,讓中國建築史的書籍在短期間內增加非常多,然而有些基本問題並不一定得到解答。本課程將以這種問題意識為背景,於課程前半回顧前人在中國建築史研究的歷史框架與既往的中國建築史研究之重要議題,後半將以當今對中國建築史治學有一家之言的田中淡先生著書《中國建築史の研究》為中心,進行閱讀與討論。使學生能夠了解治中國建築史的課題及學習中國建築史學大家的研究方法。
《中國建築史の研究》所提及的各種議題,影響當今中國建築史研究之研究方向,如中國古代樓閣建築、高台建築的傳統、隋朝的建築史家,以及干闌構建築問題意識的提起,不論是海內外的中國建築史學者必須注意與有極高興趣聽其後來發展的論點。
近來中國建築史的研究,對於引用遺存於日本的建築遺構或是考古挖掘出土資料作為論證中國唐代以前的建築歷史,已是眾人皆然的事情,但《中國建築史の研究》應用中國古文獻、中國國內考古資料、日本建築遺存案例與考古資料論述中國古代建築史是中國建築史的先驅。日本學者的田中淡先生對於日本案例原本就知之甚詳,如何應用日本的文獻與案例自能精確掌握,又對中國古典文獻嫺熟應用,並以世界性視野,分析中國建築歷史發展的特徵。這本著書是田中淡先生對中國建築史重要貢獻的代表作。
另外,本書為解決唐代或唐代以前建築實例不存或稀少的問題,驅使中國古文獻與考古出土資料,推敲中國古代建築的種種課題,不但其所發現古代中國建築的種種特質是前人所未見,其邏輯辯證的過程也是治中國建築史的一個典範。細讀本書對於要正確理解中國古代建築特質,或是今後要從事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一線研究者都應作的功課。因此,這學期將以細讀《中國建築史の研究》為主要討論之內容。

 

課程目標
一、每週上課內容舉例
第1週 中國建築史研究的回顧(伊東忠太)
第2週 中國建築史研究的回顧(村田治郎)
第3週 中國建築史研究的回顧(中國營造學社)
第4週 中國建築史研究的回顧(樂嘉藻、黃寶瑜、漢寶德)
第5週 先秦時代宮室建築序說:はじめに 第1章 『考工記』匠人営国とその解釈
第6週 先秦時代宮室建築序說:第2章 先秦時代建築の構造
第7週 先秦時代宮室建築序說:第3章 干闌式建築 結び
第8週 周原建築遺址の解釈: 第1章 遺址の概況
第9週 期中學生報告
第10週 周原建築遺址の解釈:第2章 平面配置と建物の制度
第11周原建築遺址の解釈:第3章 建築構造とその復原の問題点
第12週 周原建築遺址の解釈:第4章 附論──鳳翔馬家荘一号建築遺址について
第13週 隋唐建築家の設計と考證 はじめに 第一章 隋唐の建設工程
第14週 隋唐建築家の設計と考證 第二章 工部尚書宇文愷の設計主宰
第15週 隋唐建築家の設計と考證 第三章 建築史家宇文愷
第16週 隋唐建築家の設計と考證 第四章 隋代建築家群像 結び
第17週 中國建築史研究的展望
第18週 期末學生報告

二、課程評量
本課程的評量以上課學生參與討論及期末報告為評量內容。

三、參考書目
•田中淡、《中国建築史の研究》、東京:弘文堂、1989年7月。
(其它的參考書目請參考《中国建築史の研究》之內容)
•伊東忠太、東洋建築の研究(上)、龍吟社、1943年9月。
・ 伊東忠太著、陳清泉訳釈、(中国建築史)、台湾商務印書館、1981年3月。
・ 樂嘉藻、中国建築史、華世出版社、1977年3月(1933年6月初版)。
・ 黃寶瑜、中国建築史、正中書局、1973年。
・ 劉敦楨主編《中國古代建築史》,中國建築工業出版,1978年。
・ 漢寶德,《斗拱的起源與發展》,境與象, 1982年。
・ 中國營造學社編,《中國營造學社匯刊》,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課程要求
在《中國建築史の研究》閱讀部分,該書雖是用日文寫作,但是該書應用大量中國古文獻與中國考古出土資料,日文部份也由授課老師初步譯成中文,修課同學必須分攤閱讀教科書內容與考證原有註釋原典,在課堂上進行口頭報告,老師與其他同學也必須同時閱讀,針對相關課題進行討論。
然而本書有六篇長篇論文,所涉及的範圍也甚廣,本學期並不期待讀完所有的文章。至於閱讀哪幾篇文章,將是上課實際情形,授課老師與同學共同討論作最後決定。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